中共海南工商职业学院委员会关于认真开展向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学习活动的通知
日期:2012-04-28 00:00:00  发布人:admin  浏览量:0

各教学班:

         中共海南省委教育工委、海南省教育厅、海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共青团海南省委近日联合发文(琼教〔2012〕31号),决定开展向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学习活动。鹦歌岭自然保护区是目前海南省陆地面积最大的自然保护区。2007年, 海南省林业局面向全国高校招募了27名大学生(2名博士、4名硕士、21名本科毕业生)重建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在五年的时间里,这27名大学生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克服了艰苦的自然、生活、工作条件和各种困难,为鹦歌岭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当地黎苗族群众的脱贫致富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模范,是当代大学生的杰出代表(具体事迹详见《光明日报》2012年4月9日第1版)。  

  为进一步激励全院大中专学生、共青团员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立足基层,服务人民、奉献社会,院党委要求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坚决执行上级的决定,组织大中专学生和共青团员认真开展向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学习活动。   向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学习,就要学习他们扎根基层、奉献青春的坚定信念。该保护区工作站的27名优秀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政治上坚定不移跟党走,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鹦歌岭上发出了“爱上鹦歌岭,作为鹦歌岭,奉献鹦歌岭,我们的理想、我们的抱负、我们的责任在鹦歌岭”的庄重誓言,表现了当代大学生热爱基层、扎根基层的崇高胸怀。   向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学习,就要学习他们服务基层、关心百姓的优良作风。该保护区工作站的27名优秀大学生完成了鹦歌岭自然保护区的动植物物种的勘探、采集工作,培训并建立了护林员队伍,设置了禁渔区。在做好自然生态保护工作的同时,他们还把帮助当地黎苗族百姓脱贫致富作为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在鹦歌岭大面积推广“稻鸭共育”模式,建立“农业示范田”,积极推广林下经济,帮助黎苗族百姓在橡胶树下种菜、种瓜、养鸡,为黎苗族百姓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向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学习,就要学习他们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该保护区工作站的27名优秀大学生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工作条件,远离自己的亲人和爱人,在距最近的国家贫困县白沙县城尚有30公里的鹦歌岭上,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深山密林中默默坚守了五年。他们埋头苦干、努力拼搏,面对困难毫不退缩,面对挑战积极进取,面对责任勇敢承担,把自己的知识、智慧与青春贡献基层。为了帮助黎苗族百姓尽快脱贫致富,他们甚至用自己的工资为农户们买鸭苗,用自己的奖金为村民们购买建设旱厕和猪圈的材料。   向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学习,就要学习他们立足岗位、开拓创新的进取精神。该保护区工作站的27名优秀大学生热爱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坚持严谨的科学态度,刻苦钻研、敢为人先。他们建立了鹦歌岭第一个档案馆,研究采集了一批我国动植物科学新种和我国新记录种,记录到鹦哥岭树蛙等14种科学新种、轮叶三棱栎等26个中国新记录种,伯乐树等178种海南新记录种;他们开创性的为当地黎苗族百姓建立了脱贫致富的“稻鸭共育”模式、“农业示范田”和林下经济,设计了适合黎苗村寨的“旱厕”和“松软猪圈”,将所学知识创造性地运用于工作中,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和经济效益。   学习鹦歌岭自然保护区工作站的优秀大学生先进群体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对于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理想远大、人格健全、道德高尚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开展学习活动,丰富学习载体,迅速掀起学习高潮,形成“学先进、见行动”的良好氛围。要通过主题团会、座谈讨论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不断激励广大大中专毕业生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磨炼意志、增长才干,更好地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核发:0 点击数:0 收藏本页
分享到
相关链接